本期论坛的主题是“微纳*:学科交叉与青年创新”,报告嘉宾为2008级校友、香港城市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助理教授王骋,2009级校友、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令狐昌洋,由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唐建石副教授主持,邓伟副教授协调本期论坛会务工作。共有百余名参会者通过参加腾讯会议与观看直播两种方式,在线上参加了此次论坛。
唐建石主持线上论坛
王骋校友2012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2017年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2018年加入香港城市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集成铌酸锂光电芯片及其在光通信和非线性光学领域的应用,在Nature, Nature Photonic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2019年获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港澳),2020年获裘搓基金会前瞻科研大奖,2020年获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嘉许奖,2021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单。在题为“高性能集成铌酸锂光电器件”的分享中,王骋校友介绍了在薄膜铌酸锂平台上实现的一系列高性能集成光子学器件,包括超低损耗光波导及微谐振腔、高性能低功耗电光调制器、和宽频谱电光频率梳等,并提出这些器件有望为未来光通信、微波与毫米波系统提供小型化、高性能的解决方案。报告结束后,王骋校友就“薄膜铌酸锂器件与硅光器件比存在的优势”、“如何控制薄膜铌酸锂器件成本”等线上参会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他建议在校学生应发扬清华精神,踏踏实实做事,尽可能多花一些时间研究更为本质、更有挑战性的问题,研发一些“基础设施”式的技术。
王骋校友线上分享